一、後勤整合優先權。
後勤,就是我們在游戲中常說的內政,我個人認為稱為後勤也許更加合適。
“內行說後勤,外行說戰術”,本二戰風雲中也一樣,後勤、後勤、最後還是後勤!
無論在野地交戰,還是城市攻防,人多車多炮多才是真正的王道。
如何發展後勤?!網上有攻略、網友有心得、大家有體會,我就說說我的體會。
1、人口、資源、出兵。
在剛開始時,游戲內贈的人口相對過剩,要盡快處理,否則會出現人口流失和天災人禍。
比如長時間出現:勞動 建築<空閒人口。
市政廳1級時,一定要先建6個民居,田4個,鋼3個,油2個,礦2個。
市政廳2級時,再建4個民居,鋼、油、礦各1個。市政廳3級時,再建田3個。
市政廳4級(出保前),共建18個民居(非港口城市甚至可達到19個),田7個,鋼5個,油4個,礦4個。
市政廳3級時,就可以考慮出兵的問題了,市政廳4級就基本可以考慮出全部兵種了
出海軍與特種兵最好再晚一點,市政廳5級再說
我這麼設定,主要是從一般普通人士考慮的,對資源綜合利用考慮的較多
人民幣玩家例外,他們根本就不用考慮後勤問題,只考慮科技和兵工廠就行。
2、善用禮包和資源包。
給人口、糧、鋼、油、礦、稅收加速的寶物,最好在市政廳2級時就用齊。
不要怕,出保前4天,只要你的節奏把握的好,基本都能接上
就是,由於操作有疏忽,也要用齊,只要你前期發展良好,後期的加成都可以在科研中心解決。
建築、科技、運輸等加速的寶物,就見人見智了,但是,一點,盡量別浪費。
另外,想盡快升資源建築來消耗空閒人口,也可以考慮,比如重點升鋼和油,前期很突出。
但是,建議最好別這樣極於功利——欲速則不達。
一點,盡量保證人口上限高於>當前人口50%,勞動 建築<空閒人口
但是,保留15-20%的空閒人口也很必要,否則出現兵源緊缺、開工率不足
資源建築最終的總數是39個,數量最好為12:10:9:8左右,
初期,糧食、鋼鐵第一。
市政廳3、4級時,鐵、油需求很大,市政廳5級或4級搞科技對稀礦、黃金需求更大。
當然,這個時候是賣多余的其他資源,再用黃金收購緊缺資源,還是使用人民幣就是各自的自由了
但是,總的來說,個個比例適當才是一般人士的最佳辦法。
二、屬性加成領先權。
1、稅率
黃金的收獲量=總人口(勞動 建築 空閒)*稅率
稅率影響到民心,稅率增加1民心下降1,比如稅率40%,民心就下降到60%。
同時,人口就向-人口上限*60%(民心)發展,高的這個數值的,就會自動流失人口
民心最好不要低於50,當然,你也可以在3-6個小時內將稅率暫時調到100%
但是,一定要記住在民心為0之前,一定要調回來
否則,人口自動流失倒是其次,暴動的人們,會搶你的所有資源
2、軍官屬性加成
打仗軍官的戰爭屬性(軍事、後勤、學識)對軍隊有加成,軍事、學識每點1加成100
生產需要要軍官任市長,管理增加產量和科研進度
每點後勤加成0.05%,每點學識每點1減少科研時間0.05%;另外收集野地資源也有極大加成
招募軍官時要分為內政(後勤)類和戰爭類
後勤類後勤 學識兩樣最好突破110,單樣最好不低於50
戰爭類後勤 學識兩樣最好突破110,單樣最好不低於50
當然最初是三星、四星最好,使用徽章有機會提升到5星更好
三、戰略控制主動權。
每個城市周圍10*10的范圍內是屬於絕對控制的區域。
每個城市周圍15*15的范圍內是屬於需要隨時關注的區域。
每個城市周圍20*20的范圍內是屬於安全警戒區域。
每個城市周圍20*20的范圍以外是屬於安全區域。
絕對控制區域內,任何一個聲望在16000以上的,都是潛在的對手,一定要盡可能拉進你的軍團
絕對控制區域內,任何一個聲望在50000以上的,都是你的對手,不是朋友就是敵人
絕對控制區域內,任何一個聲望在100000以上的,都是你的最大威脅者,隨時可能襲擊你的城市
如果周圍的敵人太強,還是遷都吧
四、情報第一原則。
無論何時,都要關注系統信息、周圍領地信息和別人的攻略體會。
有一點,別人雲亦雲,畢竟大家的習慣和生活方式不一樣,別人的始終是別人的
你只有親自體會,親自實踐才會真正收集到一手資料
所以,情報排列6大原則第一,就是提醒大家注意一手情報的收集和分析
五、搶先攻擊原則。
在與人交手時候,一定爭取搶先攻擊
搶先攻擊的判定如下:
1、防守方有優先攻擊權(指你跑到別人地盤去的時候)
2、指揮中,進攻方有優先攻擊權(指已經進入回合中)
3、有科技加成的有優先攻擊權
4、速度大的有優先攻擊權(僅次於進攻方優先攻擊權)
注意:軸心國的類似兵種大都比盟軍速度快、射程遠
六、火力最大原則。
千萬不要為了搶優先攻擊權,而放棄火力投放量
一定要利用個個兵種的速度差異,來個個擊破敵軍,而不是相反
在某些時候,甚至可以犧牲優先攻擊權,來集中最大兵力一起進攻
比如在初期,大家速度很慢,大射程的突擊炮、火箭炮又沒研制出來
每次對陣2、3級野地都很痛苦,損失很大
這時就可以考慮全軍防守,等敵軍第一波來到你的有效沖鋒距離內時,就可以全面沖鋒了
就樣敵軍比你多50%,敵軍全軍完蛋了,你的損失也不會大過30%
當然,利用突擊炮、火箭炮遠程襲擊邊打邊跑,利用坦克短程突擊防御,就是另外一個方式了
但是,如果敵軍太多,比如打5、6級野地的3000-8000兵力時候,你還沒出保
就可以采用:邊打邊跑——全面防御——全面反沖鋒
七、自損最小原則。
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注意,盡量減少自己的損失
所以在初期一定要少出兵,在市政廳4級時候就可以全面鋪開了
尤其是出了輕型坦克 突擊炮後(大量重型坦克 火箭炮是中後期的事情了)
在與敵人交戰前一定要用偵查機收集敵軍的情報,制定攻擊陣型和出兵格局
中後期,敵軍等級很高,反偵察很厲害
就需要派敢死隊了——1個將軍帶領1架汽車或1個騎兵去搞火力偵查了
八、射程最遠原則。
初期,大家都是短腿,所以雙方的交戰地形距離不過2200-3000
出輕型坦克 突擊炮後,雙方的交戰地形距離達到7550-9000
就是在2500速度特種兵出來後,各型遠程大炮也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
要想占據優勢,就不需加大射程,也就是盡可能的將科研-彈道學升到最高
到了後期,腿短的、射程近的兵種再多都是菜
比如市政廳4級,射程1500的突擊炮出來後,可以遠距攻擊步兵10多次
再後來,火箭炮特種兵出來,步兵被屠殺遠距20多次也不稀奇。
兵再多也不夠,不是麼,這正是射程最遠優勢的真實體現。
九、時間最短原則。
在市政廳4級時,可以控制4個資源野地,
出保後,如果再加上分城,需要管理的地方就更多了。
我們需要用兵的地方太多,野地需要采集、將領需要練級、統帥需要聲望、系統還有任務,
當然還有邪惡勢力的突然襲擊。
所以,就需要我們注意時間的控制,軍隊主力不要距離重要的資源地、主城太遠,
所以,就需要我們在做任務、PK等行動中把握時間的長短。
任務、pk、進攻的時間能減少就要盡量減少,不要給你的敵人有可乘的機會,
當然在內政中,也要注意。
如何合理利用時間、搭配各項建設,也是很關鍵的。
為什麼有人3天後的聲望還沒有達到10000?
為什麼有人2天就聲望突破30000,還出了保,開始了領地擴張?
除了部分人是使用了人民幣權限外,很多都是把握好了時間最短原則。(by海客)
Copyright © 2005-2016 萬盛遊戲攻略網 All Rights Reserved